华严经净行品讲记:前行--学佛的基本观念(五)
(资料来源: 华严-生命的故乡/海云法师)
前两堂课大致把做为一个修行人,学佛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提了一下,现在再做一次简单的总结。
各位有没有思考过,我们学佛只是把佛法当做一个与其他宗教一样,做一个普通信仰者而已?还是想做一个改变自己生命本质的人?
这其中有很大的差距。假如只是一般的宗教信徒,信与不信之间,人并没有什么变化。唯一的变化,大概就是像基督教所说的,可以得永生,或者像净土宗所讲的,下辈子到极乐世界去。其实这种不一样,跟下辈子做猫做狗的那种不一样是同样的。佛法所讲的重点是信心,要能先啟发信心,才能从信心中产生行动。
这个由信心到行动的过程,会促使我们生命的本质产生变化,使生命的因素重新组合,而不再是普通的凡人。表面上看来,色身仍然一样,但内在的组成因素已有极大的改变,这就是“法身慧命”的“慧命”,也正是我们所要追求、显扬的部分。
修行人先要具备非常健全的人生观
一般人的存在只是一种生命,这个生命所存在的现象其实也只是一种生存。但是慧命所存在的不只是生存,也不只是生活而已,而是能把生命充分的展现出来。我们一再的强调这些,无非是希望各位能有一个正确健全的心态。若想发心修行,便应知道自己与凡夫应有所不同。这个不同不在言语态度,也不在色身衣服上,而完全是“内心人生观的改善”。换言之,修行人先要具备非常健全的人生观。
我们当然也可以跟一般人一样,社会怎么定义,就跟着附和。社会允许的才敢做,不允许的便不敢碰,生命就因此被限制住了。或许有些人很愿意被限制,因为只要被限制,便有安全感。接受限制即表示依赖限制,可是依赖是一种执着,一旦依赖下去,便很难拔掉。
像鳒鲽情深的夫妻,当一个先离开,另一个也没办法活下去了,因为他们两个相依为命,不曾分开过。从社会眼光来看是情深意重,但从佛法上来看却是愚痴,“在天愿做比翼鸟”也只是鸟而已,“在地愿做连理枝”也只是枝而已。爱的本身并没有错,但是这种爱只适合欣赏,不值得模仿。因为这就是执着,将生生世世在轮迴,佛法教我们的是要出离,不再轮迴。
有些人虽然有钱,但终日为事业忙碌,劳苦奔波,反而希望来世变成小鸟,无忧无虑,不要再为人了。他们福报虽大,却有一种被逼迫被限制的感觉,无法挣脱,根本不知法身慧命,下辈子就希望轮迴,当个小鸟也好。而学佛真有绝大的福报,至少使人懂得改造自己的生命,认清楚下辈子该怎么办。而改造的方法必然与世间法不同,这就要靠修行了。
修行最重要的核心,就在当下现前的心能不能掌握得住
做为一个修行人应具备的条件已分别跟各位谈过了,而最重要的核心问题,就在于当下现前的这颗心能不能掌握得住。当一个人生活在影子下的时候,就只有生存而没有生命。至于什么是影子呢?举例来说,我们现在的生活通常受周遭环境所影响,可是大家可能浑然不知,因为早已习惯了。人都有适应性,一旦适应了就不会排除,若不排除,它便与你共存亡。
这个社会影子又可分为两个部分,一个是自我的意识形态;这从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可以看得最清楚,以行来说,大家都习惯搭公车,今天来这里听经假设只要搭一路公车就到了,如果因缘转变,道场要改到另一个地方,而需转搭两路公车才到得了,有些人可能就不想去了。
穿衣服也是,有的人喜欢合身,有的人喜欢宽鬆,原因不得而知,只能说是一种习气使然,这就是受到自己的影响。还有吃东西,台湾人的早餐大致不脱牛奶、稀饭、豆浆三种形态,而一个人喜欢那一种就几乎固定了,也有人习惯综合轮流使用,不喜欢一成不变。
就我个人的例子,以前在宜兰一直都吃稀饭,人家说吃稀饭对胃不好,我都没感觉。来到台北后改喝豆浆牛奶,刚开始闻到牛奶就想吐,习惯以后,偶尔回过头来吃稀饭,反而胃会作怪,可是以前吃了二十年都没感觉。这就是自我的适应能力,自己的身体会有一种本能去做取捨与淘汰,其实也就是自我的意识形态。
还有的人就是对某些人特别反感,又对某些人特别有好感。像中国人喜欢搞同乡会、同学会,不管是谁,即使刚刚在外面为了停车打了一场,进入室内发现彼此是老乡,一切都没事了。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,就是自我意识形态的作用,当然也多少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。
用修行摆脱自我意识
自我意识形态的作用就是所谓的我执,而社会意识形态可称之为法执。中国人喊“中华民国万岁”,认为美国人一定是喊“美国万岁”,中国人喊“蒋总统万岁”,也认为美国人应当是喊“克林顿万岁”了,问题是人家根本就没有这个观念。这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了我们的想法,也使我们一厢情愿的以为别人的想法也应该和我们一样。可是别人却没有那回事,他们有自己的社会意识,这就是法执。
所以,当我们对任何事情做反应的时候,大约都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,这也就是刚刚所说的影子。当受这两个影子影响得很深的时候,就只有生存而没有生命了。因为此时的生命是为应付社会意识形态与我执而存在,其本质与本体早已消失,形同死尸,失去了本来面目,完全跟着人家走。
自我意识是跟着过去人生中所造的业与福报而来,此时的你已经没有当家做主的能力了。修行人要的是能做主,不再受到自我意识形态,也就是不受过去的业力所支配;也不再受社会意识形态的驾驭,而是去超越。
喜欢的与不喜欢的能不能超越?所拥有的固定的想法,是对或不对?我们都不知道。因为现在的我们所遇到的任何境界,都被意识形态、思想模式所操纵,所以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,会发现对于六尘的判断都是旧有的意识形态在做决定。
现在假定各位精进学佛三、五年了,佛像也看了不少,大约这样的佛弟子们看到佛、菩萨像,不论是雕刻,或是绘画都会觉得很有价值感,但是看到仕女像就觉得没什么好看的了。此时的眼见色已被你的佛教意识观念所架住,而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。佛像的影子占满了脑力的空间,如此的生命还有朝气活力吗?
一个佛教徒把什么东西都想到佛、菩萨这边来,看起来好像很虔诚,令人敬佩,但其愚痴,又令人怜悯。将心放在佛、菩萨上是希望能时时警觉自己,而不是什么都扯上来,这是一种完全僵化的生活。所以为什么要修行,当你决定改造生命本质的时候,就具备了修行人的资格。什么时候觉悟到,什么时候便可以做决定了。一旦决定了,就只朝一个方向走--与道相应。也就是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,能当下不受影子的影响。
“净行”,不是要你完美,而是要你展现生命
当然一下子就要把影子通通丢掉不大可能,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,就像太阳一出来,躲都没地方躲,影子一定跟随着,只有进入掩蔽体内才躲得掉。必需先把长久以来的习气先除掉,要想除掉得经过长久的训练,作不作功课倒无所谓。功课只是一种方便,因为现在我们要学习提起正念,可是要不受自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子的影响是很难的,不论在思惟或是决定任何行为的时候,都会沿用过去的意识形态,只晓得从阿赖耶识的仓库里搬东西出来,而非“面对问题”当下做反应。
各位要知道,面对境界当下做反应,和你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的反应是不一样的。具有充分准备的反应可能很美好。譬如明天要去应征,今晚可能就辗转难眠,预先假设好各种情况、各种问题、做好准备。这就是意识形态充实了,第二天可能一切应付得很好,因为你的阿赖耶识可以很快的重新组合好,拿出来应用,成绩很可能拿到一百分。但这个一百分的美是空壳子的美,没有生命意义。
假如针对问题不事先做预备,一旦面对,反应可能不到满分,尤其刚开始时更差,可能只有五十分、二十分,甚至零分,可是这些成绩才是你生命的展现。表面上看似一种不健全、不完整的残缺美,为什么叫残缺美呢?因为其中具备了生命的能力,生命的美不一定要求十全十美。
在座有谁是十全十美的?身体很健康?家庭很幸福?子女很听话?夫妻很和睦?这样就满足了?恐怕还不止,银行里的存款该怎么运用才更有效率?要请那一位理财专家来处理呢?这还是一种困扰,还是不够完美。就算一切都完美无缺,如同国王依从禅师指导所造的花园,没有灰尘、落叶,没有杂草、凋花,过分十全十美,那还像个花园吗?根本只是个模型罢了!唯有当狂风把堆积在外面的落叶捲进园内时,才真正把生命带了进来。这也是缺陷吧!但这才是生命的美,从此花园不再是模型。
所以人如果要求十全十美,那就像维纳斯的雕像,谁也美不过她,可惜没有生命感。我们要的是生命的展现,真正能从生活中体验出生命的那些行为,才是“净行”,清净殊胜的行为;带有任何目的所做的任何行为,都不叫净行。刚开始学佛时,很多人都带有目的而来,不管这个目的的设置与追求对不对,因为大家都是凡夫,不用去畏惧担心,等到某一个程度,自然会修正的。
一般人会觉得,既然我要修行,所以“我”要做什么,我要诵经、我要念佛、我要拜忏……当这个“我要做什么”出现的时候,就会产生一种特别的现象--控制。小孩子不听话,你说他到了叛逆期,因为他要挣脱你的控制。父母对子女都有控制的欲望,当控制在的时候,就无法产生被动的特性。“被动”这个字眼听起来很消极,其实不然,它就是所谓恒顺的意思。一个人要做到恒顺很不容易。不到吃饭时间,肚子饿了要你吃,你会说等一下就要吃饭了,或是说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,定时定量就是一种控制。
放掉我执与法执,才是真正清净行
人早就被法执控制得死死的,却一点感觉也没有,还谈什么觉悟?当一个人有控制的欲望,凡事采取主动而非被动的时候,就会时时以造物者的姿态出现。主动与控制,创造了人类所谓的造物者,其实也是人类最大的敌人,而你的造物主不是别人,就是你自己,你要建立自己的王国、自己的天地、佛国土。耶和华被称为造物主是冤枉的,是被人抬出来的,只有一个被动的、恒顺的人才不会有造物主。
这不是骂谁,是在骂我们自己,因为自我老是不安分的要起作用,老想成为某一号人物。一群乞丐在一起,也会组成丐帮,产生帮主,可见自我意识之深。大家有没有注意过,公家机关里的工友(并不是说工友的人格就比较低)在做完自己份内的工作后,还要在人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才能见解,表示虽只是个工友,却也不是什么普通人,因为我也有我的想法。那个“我也有我的想法”就是控制权,就是主动。换句话说,他也是一个造物主。一个成功的修行人会把这点给转过来,所以要修行,就要把这一点放在心里,时时留意我们是不是会经常流露这种特性?
按照释迦牟尼佛的讲法,这个时代女性修行比较容易有成就,因为女性通常比较被动(女强人除外,因为他们的业力比较重)。通常一个恒顺的人(不是消极,消极是逃避,不是被动)具备了“高度”的“警觉性”,当事情一发生便能捕捉住本体,做立即的反应,具有处世的能力。而逃避的人则是事情发生时会假装没看到,但又会转过来变得很积极很主动,所以也是一个控制者,一个造物者的另一面表现。
换言之,积极主动是上帝,消极逃避就是魔鬼了,都是破坏。也就是说既然无法万古流芳,就只有遗臭万年了。这都是自我意识形态的作用,只是表达的方法不同罢了。当年希特勒想当小提琴手,参加音乐学院考试没通过,一发火便誓言将来要奏一场人类交响乐给世人看,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果真奏得如火如荼,人类永远不会忘记。他就是原本的自我积极的要投入音乐,但是没有成功,便转入另一个方向。也就是当不成上帝便当魔鬼!修行人必需把这两方面通通放掉,才是“清净行”。
[太菲瑪 開運 前世今生楚茜茜]微博https://weibo.com/coca3337
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,歡迎打賞佈道者!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