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严经净行品讲记:前行--学佛的基本观念(一)
(资料来源: 华严-生命的故乡/海云法师)
净行品这卷经文其实不长,在整部《华严经》中只占了半卷,却是学佛人极为重要的关键。所探讨的内容属于修行的行门,一共分为两个部分,前半段是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修行的次第、方法、条件、目标和过程,文殊菩萨则在后半段给予答覆,而又有总说与别说之分。总说是谈修行的唯一法门,即“善用其心”。至于如何善用其心,文殊菩萨以一百四十一个例子,分别说明若能善用其心,所能获得的各种殊胜功德。
经文的内容十分简练,所以有许多重点光凭文字是无法体会的,必须透过法师的讲解才能理解,所谓“佛法无人说,再聪明的人也无法体会”,原因就在这里。这堂课在开讲之前,主要是想为各位简单的介绍一下学佛、读经的几个基本观念。
学佛、读经的基本观念
学佛是学着要觉悟,若能把握要领,便能很快的达到目标。所以问题不在佛法的难易,而在众生的根器。在此先将几个关键点为各位提出来,希望大家藉此拿斧头劈柴,一劈就成功,而不要柴没劈到,反把柴垫子劈坏了。
首先要釐清的观念,就是佛法给予我们的,与学校社会给予我们的究竟一不一样?佛法教我们“觉悟”,社会教我们“识物”。文字上看起来很简单,就这么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呢?下面举个例子来让大家来探讨,“觉悟”与“识物”的差别在那里?
譬如这个杯子,世间法教我们要把事相认识得清清楚楚、确确实实,这样的东西叫杯子,不叫茶壶,壶与杯子是不一样的,不要记错了。佛法却不一样,佛法讲的是“观念的澄清”,而非在于要求对事相的认识。但由于人类的语言文字有限,对于事相比较好说明,可是观念却很抽象,只有藉由事相来说明了。
所以,会学佛的人能透过事相瞭解观念,不会学佛的人一遇事相就执着于事相,无法转过来。这个从事相到观念的过程,转得过来就叫“开悟”,转不过来就叫“执着”。可是一般人往往都转不过来,所以佛法就教导我们要“捨得”、“布施”。能够捨掉执着,才能接受新观念,就能开悟。
再举个例子,当我们把这些桌子、椅子、杯子的事相认识清楚,叫做识物。那观念是什么?观念是当佛法讲杯子的时候,谈的是它所表示的意思。譬如杯子表容量,如果用杯子来形容人,就有几层意义:第一、表示你能容,第二、可是容得很小,第三、表示你没有破,破了就不能容,都漏光了。所以说你是一个完好的杯子,是个有用的器皿,而非垃圾。这就是用杯子来谈这样一个观念。世间法说杯子就是杯子,它的功用是用来倒茶喝的,无法超越功用的观念,这就成了执着。佛法就在这一点上训练我们。
仪轨是要让我们“觉悟”,而不是执着
在佛法中也确实存在有很多仪轨,这些仪轨其实都可以不要,它们之所以存在,为的是要“让我们觉悟”,而不是执着。并没有规定说学佛的人一定要怎么样,可是我们却一定会去做那些事,譬如拜佛,学佛一定要拜佛吗?没有,有就是执着。可是每个人却一定会去拜佛,因为藉由拜佛的事相,可以把我们贡高我慢的心给降伏下来。这就是观念。
佛堂里为什么要插花?为什么要以花供佛?只是为了花儿美丽吗?这时候花代表什么观念,就得转过来了。花表示“因”,什么因得什么果,好的花就得好的果,藉着花的事相来瞭解花的观念。花除了因以外还含有什么其他意义,这就与各人的心量有关了。花是一棵植物的巅峰状态,生命在最旺盛的时候才会开花,所以今天我们来供花,就表示我们的生命充满朝气,处于精神最旺盛、最美丽的状况,也表示我们的人生要像花一样充满能量,这就是“观念”。
学佛是学着透过事相来瞭解观念,所以佛法较重观念而较不重视事相。也正因为如此,有许多人误解佛法是唯心论。不错,佛法是有许多地方很重视心,但是很重视心并不表示只有心而已,还是得透过事相。没有事相当媒介就起不了作用,这样就不能叫唯心。心虽能主导,但尚需透过外缘,才能发挥作用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。
学佛的人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为什要来学佛,学佛为的是什么?观念清楚的人觉悟就快了。学佛的人也就是这么一个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活活泼泼的人,即使偶而假装糊涂,脑筋里还是比任何人都清楚。所以不可以拿一般常人的眼光来看修行人。
当我们觉得修行人有问题时,其实往往是我们自己有问题,因为修行人是要“矫正”我们不正确的“观念”,而我们却反而以为他对事物的认识不清。为什么会如此呢?那是因为我们执着,而他也知道我们执着,为了要使我们开悟,才在观念上给予调整,可惜我们浑然不知,无法接受这种训练。禅宗有许多公案都是如此,由于一般所接受的教育训练,对于事物较容易接受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,所以很容易追问为什么。当一个人老是在问为什么的时候,就表示他很执着。
所以我要提醒大家有问题的时候,先不要急着马上就问,暂时让那问题在你心里多“炖”几天,味道出来了,答案也出来了。不一定事事都要问,否则查字典就好了;记那么多名相没有用,又不是电脑,统统输入就好了,但这无法使你开悟。否则现在大藏经都是输入电脑的,是不是电脑就开悟往生了?不可能嘛!这是一个观念问题,我们要明心见性,了生脱死,出离三界,乃至往生极乐世界,都得靠自己把观念调整正确,而不是去记很多东西。其实记一大堆东西是个包袱,负担太重反而去不了。
学佛一定要有目标
有了基本的认识以后,再来谈谈学佛要做什么?学佛一定要有目标,尤其是初学者。可是到了某个程度以后,就不能再执着那个目标了,因为那还是执着,只要是执着就不对了。譬如学佛是为了要开悟、要有智慧,或是为了要了生脱死,还是要解脱往生、明心见性都可以,乃至于只是为了消灾延寿,或是为了赚钱、家庭幸福就好,这都不打紧。所订定的目标对或不对是一回事,总之一定要有目标,有了目标才能谈对或者不对。
一般人信仰宗教为的是要寻求更美好的人生,也有的宗教是要人毁弃这一生,追求来生,对这个世界完全看破。不管是要满足这一生的快乐也好,或是要追求来生的幸福也好,基本上我们都不反对,但有一个最起码的前提,就是不能够毁坏别人、阻碍别人。各人的喜好不同,自己可以不吃,却不能叫别人也不吃,因为你所订定的目标不一定正确,不能把自己的想像强加于他人,否则就是霸道。可以尽量把自己的思想呈现出来,要与不要由对方选择。这是第一个前提。
第二个要谈的就是进入宗教界以后,就不免要讲是非、善恶、邪正的问题。追求此生的幸福与快乐并没有错,但假如仅以这一生的幸福与快乐为目标,又不伤害别人,这叫做“人间佛教”,还在人世间转。假如只求来生往生天堂,到天上去享受种种福报,叫做“天上佛教”。人间与天上加起来,称之为“人天佛教”。这也会有堕落的,譬如做坏事,伤害别人或伤害自己,就堕入三恶道,这不属于我们所讲的佛教。佛教起码要从人天开始算,大家学佛不管有没有成就,但至少不要堕入三恶道。
人天乘、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
以佛教的基本定义来看,人天佛教是不了义的,并非很正确。这个在佛教中有之,在其他外道,即一般的宗教领域里,所讲的几乎都是这一类。人天佛教我们称人天乘,是通外教的,当我们讲通外教的时候,各位不要带着有色的眼光去批评,说它不对。外教是指别人的宗教,这只是说与其他宗教相通,而不要因此有所责难。但是这个部分并不究竟,仍然在三界六道中轮迴。佛教中有一个比人天乘更殊胜的,就是声闻乘。声闻乘亦通外,但是“通外道”,而非“通外教”。人天乘是不讲修行的,偶尔也谈一点,像一贯道以吃素为修行,到底吃素算不算修行?如果算的话,那牛、羊、马的道行都比人要高得多了。所以这只能叫“外教”而非“外道”。
同样的,当我们说及外道的时候,也不要带有批评藐视的眼光,因为文字有限,话只能这么表达,内与外只在指自己与别人的分别。人天乘因为不修行,所以不能出三界,声闻乘有修行,可以出三界而不轮迴。他们是听闻释迦牟尼佛的佛法,然后自己去修,达到目标不再轮迴。
另外还有一个通外道的叫缘觉乘(其实声闻与缘觉都属印度修行人的),有佛的时候叫缘觉,无佛的时候叫独觉。他们独立自主的思考,遇事自己去研判,便能符合真理,不用人教,观察力十分微细。这两种成就都可以叫阿罗汉,通常缘觉称辟支佛,声闻乘叫阿罗汉,果位都差不多。
缘觉乘在中国很多,大家不要觉得好像中国都没有修行人,只要多留意一下,周遭有许多老先生的人生观十分豁达,虽并未学佛,但对于人生的观念十分透彻,进而还能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理,也活得十分自在,比修行人还像修行人。只要大家心胸打开一点,便能发现周遭有好多这类贤者,来自各行各业,这是没有听闻圣教,自己发觉的。
第四个就是现在学佛人最常讲的菩萨乘。声闻乘与缘觉乘比较重视自己,对别人较不关心。这可能是个性上较善思惟,而其思惟所得的结论想去与别人分享时,一般人不容易接受,因而会有偏向于内敛的情况。菩萨乘就不是这样了,菩萨乘比较外向,要为大众服务,像目前的星云大师、晓云法师、证严法师他们都积极的向外推动利益众生的事业。
菩萨乘除了修行的部分外,是不共外道的。但是其积极的基本精神与中国儒家思想中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情操很相近。可是儒家又不讲修行,所以又不完全一样。中国许多古往今来的儒者将相,其内心都有这样的修养。个人内心的修养与修行很像,所以一般人常以修养所具备的条件来看修行人,这就错了。
修养不等于修行
对一个初学者来说,修养与修行是不必分开的,但是到了某种程度,两者就不同了,怎么不同呢?简单来说,初学佛者应该奉行神秀大师的那句话好好修养。就是要“时时勤拂拭”,把我们的身心保护好,随时把沾染上去的灰尘擦掉。修养到某一个程度后(这个程度每一个人的时间、境界都不一样),就要进入惠能大师的境界--“本来无一物”。
修了老半天,结果是本来无一物,那还修什么?可是这就与你最初的境界完全不同了,你能不能超越过去?假如不能,就像弘忍大师责备神秀一样,弄了老半天还是在门外徘徊,没有进得门来。要进门就得修行,而不只是修养了。
当时神秀写下这首偈后,心中受到无比的煎熬与惶恐,他并不贪图名利,讲了怕人批评自己图名图利,不讲又不行,可见这个人具备了相当的修养。可是惠能就不同,一看到神秀的偈子,马上说这个人没有见性,立刻另做一偈让人帮他写下来。看起来这个人好像很傲、很粗犷,却是十分洒脱天真,毫不瞻前顾后。修行人就是如此,但是很容易得罪人。
各位有没有读过《济公传》!济公相当有成就,但当初却被师兄逐出门去,不让他住在庙里,表面看起来会觉得这位师兄太无情,没有眼光,这么有成就的师弟,难道都看不出来吗?各位想想看,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坐在佛祖下面啃鸡腿、喝高粱,成什么体统?所以在这个立场下,只好将他逐出佛门。即使很赞同他的言行成就,这样的情况总是不允许的。这就是修养与修行的差别。
凡人缺乏修行,所以凡事都只站在修养的角度来看,即使有修行,功夫也不够,所以要看出修行人的境界与成果,还非得有一双慧眼不可,可惜一般人没有慧眼。中国人对于疯疯癫癫的人多半抱着敬畏三分、敬而远之的态度,可是在印度,只要有人敢装疯卖傻,都会被奉为圣人。不管看不看得出这个人是不是有成就者,只要是行为有点怪异,就大致不错。因为他们知道用“修养”的立场来看是不对的,即使没有慧眼,也都宁可用“修行”的立场来看。
中国人较偏向于修养,这可能与我们儒家文化有关,现在大家进到这个领域中来,会遇到很多修行人,儘管看他们动作粗鲁,言谈举止不甚满意,最好还是保留三分,不要破口而出,乱作批评。也不要总把师父当作释迦牟尼佛,师父还是凡夫,仍在修行。释迦牟尼佛是修行满分,修养也满分的,修行人还没达到这个地步,而人往往拿修养的眼光来看修行人,当然怎么看都不及格,否则不是成佛了吗?所以大家保留几分,不要造口业。
[太菲瑪 開運 前世今生楚茜茜]微博https://weibo.com/coca3337
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,歡迎打賞佈道者!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