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内观是出离这个世界的关键
展嘉
楞严经中有个概念,叫“别业妄见”,就是不同的众生因为造业不同,看到的世界不同,比如同样是水,人见到水是用来喝的,天人见到水是琉璃,鱼看见水是居住的环境,恶鬼见到水是猛火。
但无论是哪个种类的众生,看到的像多么不同,都是心中的觉变成的。觉分正确的,比如无上正等正觉,也分错误的,比如幻觉、错觉。我们人类基本是通过器官的感知来获取觉,就是感觉。但感觉不是究竟的觉,因为 “观自在菩萨行深波若波罗密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”。
越是往上的空间,其实越是像觉的“暗物质”构成。比如菩萨没有真身,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”,再比如往上天人也没有肉身。也就是说,我们都是活在觉中,只不过感官不断产生的觉让我们以为世界是这样世界,而高阶的世界本身就是觉构成的世界。至于为什么觉能构成一个世界,可能我们3维世界的人还难以理解。就像3维世界我们通过感觉觉察的时间,4维世界的人看可能就是一座山。与文章开头关于水的比喻一样。
而我们修行其实就是个不断获取正觉的过程。人心不安,是因为心虽然在这个世界,但其实也是想通过不断的获取觉,本质是想不断的获取正觉,就像眼睛必须时刻看得见才能安心,如果突然有人把你眼睛蒙上,你就会惊慌。正觉,就像看千与千寻电影的感觉,也像读一本被评为神作的书,并且你也废寝忘食的感觉。
但获取觉,有的方法是正确的,有的方法是错误的。先说结论,正确的方法就是多阅读文字,通过deepseek崛起,证明汉字是训练AI,也就是意识升起最佳的语言,而汉字据说是由上古天神创造送给人类。汉字最像宇宙的源代码,所以与天道有很强的连接,多阅读有助于我们提升意识。
重点是:通过阅读文字,可以最少透过感觉器官,让心直接获取觉,就是“不以色、不以音声,而能够求我”。再说错误的方法,人之所以执著,是被困在由感觉器官(眼耳鼻舌身意)构成的世界(色声香味触法),而“不住于心”其实就是告诉你不要把这个世界当做真的世界。就好像,现代人习惯于通过手机看世界,可以一刷一天,沉迷于屏幕构成的世界,而对身边的现实世界忽略。而手机世界的机制是资本运作,需要不断通过剪辑(扭曲)真相,制造各种矛盾刺激,好让人的注意力尽可能长停留在这里。我们以为自己是用户,但在商家眼中手机用户是商品,也就是把人变为流量,而广告商才是用户。就像农场里养的鸡,每天有吃的,以为自己是客户。
其实我感觉,佛经本质就在说一句话:告诉你不要沉迷手机(现实),这个世界并不究竟。只是我们出生就活在虚拟世界。想要让你相信所在世界并非真实,就变得特别难。而且在往上一个层次,描述正觉就像给盲人描述色彩是什么,因为正觉们还未体会到。
回到开头,我们被赋予身体,就是给我们眼耳鼻舌身意,通过色声香味触法,体悟真正的觉。就像给你手机是为了方便学习进步,而不是沉迷短视频。上天有好生之德,当你刷手机时间过长,就会有各种毛病让你停下。当你过度沉迷于这个世界,特别是通过物欲获取感官刺激,苦难就会降临,提醒你:让你放下、让你出离(心)。
想不断获得正觉,就是聚精和会神。聚精,就是保养身体,不要因酒色财气耗散,如果连精神力都无法集中,浑浑噩噩如病床上昏迷的人,自然也就不可能生觉悟。会神,会同汇,也就是吸收天地精华。这是人和其他生灵修行的共识,像得道高僧,修到最后身体里有舍利,就是(采取了正确的方法)汇集天地精华的体现。
羽金曾经问,为什么老师说内观才是出离这个世界最重要的,因为:本质上觉由心生,正觉由内心排除干扰,睁开双眼看见。所以内观其实就是努力睁开心的眼睛,想要看到最绝对宇宙,看到由无像无形组成的世界,必须依靠由身体内部的心观察看到的世界。内观不是反思检讨,而是生起正觉。只不过,由于我们内心蒙尘,只能偶尔瞥见绝对世界,大部分时间心是失明的不安的。这也是人心最根本的痛苦。
[太菲瑪 開運 前世今生楚茜茜]微博https://weibo.com/u/7385829237
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,歡迎打賞佈道者!
评论已关闭!